统计局:摩擦性失业

失业类型:

  • 结构性失业:生产形式的转变而形成的失业,比如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原先体力劳动的会被器械取代,而这些工人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机械,或另学其他技能,这需要一定时间
  • 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周期也有很多种,比如猪周期,养猪的人的数量会随着养猪的利润变化而变化,再比如五年计划,一些新的岗位会产生,而同时一些落后的产能会被淘汰,这也会产生失业
  • 摩擦性失业:由于经济调整或者资源配置比例失调,人力资源在等待和寻找的过程中引起的失业,找工作的人可能因为没有合适的单位或自己要求过高的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于是造成了短期的失业,如今工厂找不到人,大学生就不了业就属于摩擦性失业

如今国内现状:

  • 经济调整:过去国内主流观点认为经济要像西方学习,大力发展服务业,同时也能解决大量就业问题,而如今则转向发展扶持制造业,尤其是高新科技行业,主要因为服务业只能对内互相满足,制造业才能保证对外不被掐脖子,整个过程中服务业的劳动力需要向制造业流出,中间寻找、培训、适应的过程造成了摩擦性失业
  • 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典型的资源就是银行信贷,过去大量信贷流向房地产,当信贷停止流向后,房地产以及房地产带动的建材、家具、家电等行业只能开始收缩,如今信贷主要流向高新制造业和基建相关行业,但待业人群并不会流向工地,因为在大多数人心中工地还是不入流的存在,需要时间来转变心理认知

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另一边是国内每年需要解决1000余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出了1000万白领,但社会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这说明人力资源培养基本与社会脱节了

摩擦性失业,调控部门是不需要做应对的,但如今年轻人的失业率高企并不全是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下行

如今年轻人的特点是缺少朝气、极度厌恶风险

通常情况下年轻人是精力最为旺盛的一群人,应该是潮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冒险精神的,而现如今出现缺少朝气,还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预期:

  • 对经济社会的预期:这一代年轻人找工作更难、买房压力更大、阶级跨越更艰难,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心有疑虑
  • 对制度的预期:正确的制度的意义在于公正有效的创造财富以及利益分配,面对有限的利益和无限的需求,如果没有公众认可,并且愿意遵循的分配方式,那么利益的争夺将变得无比残酷不公,社会将会变为人人争抢相互残害,如果一个社会始终都能让人民有稳定的制度预期,那么哪怕发展遇到再大的困难,年轻人心里都是有底的,他们的权利还在,属于他们的还是属于他们的,反观现实,个别地方在防疫过程中不断逾越法律,毕竟对制度的一次践踏,抵得上无数次正面宣传,只有稳定的制度预期,才会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才会有长期行为,与之相反,一旦制度预期丧失,个人权利可能受到伤害,此时甘冒风险努力奋斗,却敌不过政策的骤然聚变,那么奋斗就没有了意义

如果年轻人都摆烂躺平,那么任何宏大的顶层设计,也不过只是空中楼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