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的核酸检测确实可以保护劳动力、避免经济损失,但并不能给经济带来新的机会:
- 常态核酸能够保护劳动力和避免经济损失效用是有一个既定值的,即其的实际效用并不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加,最终的实际效用就是普遍感染后导致的一次性经济损失,因此核酸行业的生产率是投入资金的倒数
- 核酸产生的GDP会对其他医疗费,甚至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全国各地的核算支出基本来自医保基金、地方财政和国家抗疫专项资金,这些资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分别来自于医保收缴、卖地收入和财政税收,核酸检测所耗费的资金最终会挤出病人的其他医疗费,同时还会挤占国防、教育、科研、基建等的政府开支,并影响它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此外核酸检测大背景下的家庭减收,造成家庭减少消费减缓GDP
- 医疗生物科技之所以可以成为GDP的增长点,是因为它们保护了社会劳动力、延长了可劳动时间,核酸固然也可以有效保护劳动力,但由于新冠本身伤害性已经非常低了,对劳动力的影响并不大,其他国家将核酸成本投入其他更高效、投资乘数(一元投资所能产生的收入)更高的产业,行业技术的创新就可以带来生产率的不断提升,而核酸检测带来的GDP其实是将其他能带来更多效用的行业给挤出了
- 核酸产业以及疫情相关产业都是不可能成为拉动国力增长的新经济的,因为凯恩斯经济是讲究政府开支的效率的,正如今基建的边际效益递减一样,如果政府投资不能产生效益、提高生产力,那投资就是没有意义的,否则将山西的煤用人工背到西藏再拉回来,既可增加百万就业岗位,又可增加上千亿GDP,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