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不靠房地产,那么未来能靠什么?

过往中国都是靠举债来应对经济下行,08年4万亿是企业部门举债,12年是政府部门举债,15年则是靠居民举债,目前债务与GDP比值达250%,已经没有办法再通过举债来应对经济下行

解决巨额债务问题:

  • 货币紧缩:货币超发往往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过度投放,通过金融去杠杆和实施资管新规来避免货币超发
  • 债务违约:过去中国债市的垃圾债和国债的风险差不多,原因是没有违约,这就意味着债务没法出清,通过设置合格投资者制度将散户排除在外,在以机构为主的市场中,债务违约已被广泛接受
  • 重新创造货币:过去资金淤积在房地产和城投平台等领域,金融去杠杆就是解决这部分问题,再通过央行进行资金输血到其他行业,最后政府出面把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接过来,这样经济就可以重新轻装上阵,重新散发活力
  • 重新分配财富:中国债务中外债占GDP的15%,而内债占GDP的250%,内部债务问题其实是分配问题,需要财政给居民、企业和穷人减轻税负

房子值钱的是背后依附的教育、医疗等服务业资源,消费和服务业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但服务业规模不足美国的一半,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有高端制造业,利润高,同时美国民众的主要财富不像中国全都是房地产,而是养老金,养老金主要投资方向就是这些优秀的高端产业,这些大企业不断创新赚钱,股价就能够涨,美国百姓就有钱,就可以更多的进行消费

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做实业投资没有汇报,靠投机则可以成为首富,因此资金更倾向于投机房地产,而不是投资研发

1970年代,美国也因货币超发物价飞涨,里根当选总统后提出《经济复兴法案》,其中核心政策其一是货币紧缩,通胀回落,科技和金融取代了商品投机,其二就是减税,美国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投资占比开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