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问题,真的是因为“包工头”么?

在2010至2018年间,世界五百强中非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保持在3.5%左右,而中国建筑企业仅为1.9%,差距非常明显,但如此低的利润,增速却非常惊人,2017年直接建筑行业长期处于GDP增速的2-3倍,这种发展方式违背了经济学中利润增加则增速快的一般规律

中国118家上市的建筑行业中,国企的收入占全行业的94%,利润占91%,十大建筑企业更是清一色的国企,但事实上建筑行业并不是国有垄断行业,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工程建筑企业数万家,上游的国有巨头垄断了一级市场,而后逐级分包给二级、三级工程承包商,一直深入到十几人组成的班组级,形成了庞大的金字塔结构

包工头指的就是各级工程承包商,而这些承包商又横向链接了相关的供应商,大小包工头是建筑行业运行的关键节点

央企国企的工程大部分都是分包,而真正施工和创造财富的基本上都是包工头民企带领下的农民工们

央企国企等大型建企不招工人?

  • 农民工流动性大,不好管理
  • 农民工数量庞大,负担重,企业支撑不起

改革开放前,国内的建筑行业就是大而全的体制,结果导致了大型建筑企业屈指可数,除了满足政府工程的需求外,就没有多少余力了,那种大而全的建筑大国企体制,对行业发展是没有益处的,这个行业要发展就得按照不同层级、板块切分开来,这才是行业规律

建筑行业既是重资产行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还是重负债行业,把这些统统打包在一个企业内,管理难度和相应成本可想而知

人员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拆分,为农民工进入建筑行业打开了大门,大量农民工的进入,是中国建筑行业能够低利润、高发展的绝对前提

包工头中存在的假分包攫取工程利益,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和劳动者报酬低下的问题,其本质不是工程承包制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导致的,当行业管理政策明确了总承包商对工程质量负总责的义务后,工程质量问题已得到大幅改善

农民工欠薪的问题,除了少数包工头捐钱跑路的情况外,最根本原因在于建设单位,也就是地方政府的工程款的拖欠

企业与政府在商务领域平等的关系如何在司法中充分体现,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如果严格核算经济效益,很多无法产生合理收益或缺少财政基础的政府基建项目,将被企业排除在外,但这会导致企业业务量下降,而同时这些国企却需要背负不断提高的、不符合市场形势的预设业务指标,这就逼迫企业去接受高风险的项目,这也是地方政府大量明显存在高风险业务能够招标成功的原因,由此,大量不产生效益、回款困难的基建工程投资要么转为地方债、要么转为企业债,总会以高风险债务的方式回到金融系统中,这就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真实来源

当上游无法解决时,就会把道义压力、资金压力、经营风险向下游转移

把经济问题道德化,找一个罪人讨伐一下,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